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如何让城市建设更有韧性和智慧

发布时间: 2024-01-16 13:25:49 |   作者: 试验规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火灾、疫情、洪涝、地震等灾害和风险类型增多,导致致灾速度更快,造成损失更大,影响区域更广。为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有效化解和抵御外界冲击,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为急迫的要求。与韧性城市不同,智慧城市强调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运营中,让城市更互联、更高效、更智能。韧性城市关注安全,智慧城市关注效率,随着建设概念和目标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未来二者有融合的趋势。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和警惕,大量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技术并不代表城市就会自动变得“智慧”和“韧性”,需要充分的利用城市专业相关知识和见解找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城市现有顽疾之间的结合点,才是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及时作出调整应对措施,在提高城市自适应能力的同时提升整体效能,在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充分融合建设方面着力。

  韧性城市建设要注重与已有智慧城市系统的协同性、嵌套性和整体性。传统工业文明思路下城市建设的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模式为城市累积了系统脆弱性,以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灾害和风险已成为全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韧性城市建设是增强城市系统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的能力,需要提高城市建筑、生命线工程系统、灾害防御工程等城市“硬件”防灾安全性能。相比较韧性城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发展快,从党的十九大至今,各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城市服务的品质、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极大的提升。韧性城市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上再创造、再提升。智慧城市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城市韧性建设的效率和回应性,韧性城市理念的规划落实也促进着已有智慧城市系统的优化提升。二者要实现有机结合必须要格外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智慧城市建设对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具有非消极作用,但在能源创新、社会心态、组织韧性加强等方面需要补充机制。二是新兴技术对城市系统的适应性改造有可能带来一定的新兴风险,由于其不可预测性,需要在智慧城市的统一监测评估下进行。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融合常态管理与应急响应的统一体,涉及诸多领域所有的环节。双向部署是形成治理闭环的必要部署,建设全过程需要相关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专业相关知识以及科学方法找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城市现有的顽疾之间的结合点,使城市的每个智慧要素都具有韧性,城市的韧性和生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延展。

  辩证地厘清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边界与交集,不断迭代融合建设方案。从全局的、长远的、宏观的角度看,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共同目标是统一的,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城市自适应能力的同时提升整体效能。但具体地看,城市问题的复杂性、成因的多重性、影响层面的联动性决定了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融合的难度。只有辩证地厘清二者的边界与交集,才可能正真的保证相得益彰、不同而合。首先,确立科学的、全面发展的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从城市核心功能出发,分级分类对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产业制定评价标准,对人员安全、城市设施安全和城市管理安全韧性制定评价标准,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边界,确保两类指标体系的全局性、有效性与执行性,避免过度个性化、矛盾的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其次,辩证地看待韧性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交叉领域,充分调动各部门、各行业、各类技术专家深度、全程、同时参与指标预研、开发、预评估和实施。同时,着力发现智慧城市与韧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点,比如有些项目智慧但缺乏长期韧性,有的项目具备一定韧性但不符合智慧化的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和评估单位要联合论证这两类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融合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从城市局部功能的单点强化逐步走向城市系统整体智慧和韧性水平的全面提升,共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融合要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韧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分属不同的牵头部门,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人”,是适应人民的期待和需求。首先,要因地制宜,把“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第一个任务,不能追求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一步到位,要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地布置和实施,积极探索智慧与韧性兼备的分布式、动态化和组团式建设模式。其中,智慧城市建设要遵循城市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规律,韧性城市建设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城市人口规模、环境承载力、空间结构等问题,要保证近期的投入和建设与城市规划相一致,在远期也要与国家发展的策略相统一。其次,人民是城市智慧与韧性的落脚点,城市管理者在提升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增强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人民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从根本上都要基于政府与群众的双向沟通,让群众理解智慧城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让群众充分表达对智慧城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实际的需求,提高群众运用智慧化系统的能力和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能力。只有同时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城市更新建设在提高人的智慧与韧性这一核心问题上实现真正的融合。(郑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