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生物农业区域创新战略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2024-01-04 03:36:42 |   作者: 试验规范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进步,世界对粮食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标准慢慢的升高,需要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这也促生了生物农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在粮食需求增加、耕地减少、自然灾害等农业发展条件恶化的情况下,更需要利用生物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革命。但由于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分区域进行生物农业的创新是比较可行的策略。下文就针对生物农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总结。

  粮食供应和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将生物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生物农业随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

  生物农业最早是由瑞典人Mueller在194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农业是一个从生物学视角提供平衡环境以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系统,需要从维持土壤肥力、防控病虫害等方面输入适量资源来保证环境的平衡以及生产能力。杰里米·里夫金(Rifkin.J.)在1999年发表的著作《生物技术世纪》中认为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在40年中各自发展并无交集,但正逐渐交融成一支关乎经济和技术的强劲力量,成为生物技术时代的基石,而且他在书中提出了基因会改写生物技术时代的观点。斯坦·戴维斯(Stan Davis)和克里斯托弗·迈耶 (Christopher Meyer) 在2000年提出生物经济的概念,认为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探讨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并列的新型经济形态。从生物农业、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的概念能够准确的看出生物农业需要生物技术作为支撑,生物经济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农业生物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形成生物农业的农业生产体系。

  随着生物技术逐渐进步并实现大范围的应用,许多国家都全力发展生物农业。美国每年在生物育种方面的资金投入可达到380亿美元,生物技术企业也达到1400以上且转基因作物已经深入农业生产中;日本提出生物产业立国战略;生物技术是印度经济稳步的增长规划中的固定组成部分并有不少世界领先技术成果。

  沈伟桥 (1998) [1]指出,从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就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较弱、经费不足、研究与应用脱离、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吴楠等(2009)[2]指出阻碍我国生物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规模较小、技术产品创新性不足以及成果转化率低。季凯文(2017)[3]等认为我国生物农业在育种方面产业化效果明显,但国际同业竞争压力较大;肥料方面形成规模生产,但有一定推广难度;兽用产品方面前景大好,但仍处于发展初期;农药方面有重大突破,但难以取代化学农药;饲料方面发展快速,但距先进国家差距较大。

  刘超 (2003) [4]认为生物农业产品的研发时间会慢慢地减少,会更快投入生产;开发非农业资源是主要流行趋势;政府会从人才、经费、政策等方面向生物农业提供支持;研究所与高校将参与相关企业的研发活动;生物农业产品将走入国际市场。王宇和沈文星(2014)[5]认为我国生物农业中的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企业规模、政策支持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体现。

  李思经 (1997) [6]认为生物农业的发展重点应在以细胞工程、转基因等方式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上,指出发展生物农业需要加强运用生物技术、培育专业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和鼓励国际合作等。吕爱清 (2002) [7]指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需要将重点从动植物主导转向微生物主导的领域。陈岩等(2011)[8]针对黑龙江省生物农业提出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从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生物农业的研究来看,生物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目前已在育种、农药、肥料、饲料、制药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实际应用,但也相应地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需要我国在培育专业人才、扩大生产规模、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链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区域创新体系鲜明的区域性更适用于地域广阔、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其广泛性和时代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下面从其理论概念、发展模式、评价、障碍和政策方面做总结。

  Lundvall在1987年开始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英国Cardiff大学的库克教授在1992年首先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指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主体是区域内相互关联并分工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地方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由他们组成的系统能有效催化创新的发生。库克及其他学者先后从多个角度界定区域创新体系,但未达成一致结论,具体从以下方面做阐述:(1)存在具体的区域空间;(2)构成主体是区域内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中间服务机构等;(3)各主体间相互合作或关联形成具体区域内的创新体系;(4)其中制度基础和管理协调发挥巨大作用;(5)体系内还包括知识开发-应用子系统和知识产生-扩散子系统。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也并未统一。王稼琼(1999)[9]等指出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都是主体机构、基础设施、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只是在层次和功能上有区别,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分系统。文兴吾 (2007) [1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由与创新发生相关的主体和条件构成的体系,其目的是创新、吸纳和扩散技术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Padmore和Gibson (1998) [11]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提出环境-企业-市场的要素模型。Eti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认为知识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创新螺旋式升级的过程,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创新发生的主体,三者互动联合形成行政链、生产链和技术链,三链交融且其界限划分也并非固定。Baumert和Pellitero (2005) [12]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教育与培训、政府支持与风险资本以及产业相关企业的作用四个影响因子。

  国内学者觉得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可分为:(1)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杨迅周等 (2001) [13]从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区域产学研结合、创新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支持、人才资源以及资金支持的相互关系做多元化的分析,讨论我国高新技术、传统工业、小城镇特色产业、大企业依托产业4种产业群的创新体系;(2)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李娟和张硕 (2003) [14]在对比分析技术和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 以美国硅谷技术区域创新为例, 指出目前我国还只有少数技术条件来发展以技术区域为基础的创新体系, 应促进政府在区域内发挥更大作用;(3)跨行政区创新体系。以行政区为界线阻碍新的要素资源进入,有一定局限性。龙开元 (2004) [15]首次提出跨行政区创新系统,认为其具有多元的创新主体,跨行政区合作积极,多行政区共同参与时分工明确的特点;(4)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彭灿 (2002) [16]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理想形态,需要合适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具备学习、整合、约束、促进以及协调等功能,是我国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努力的目标。

  从上文可见,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不一样的创新体系没有优劣之分,需要结合真实的情况和区域优势选择比较适合特定区域创新发展的体系。目前我国不一样的地区的创新体系都大同小异,还需要针对不一样区域进行特色性设计规划。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Nasierowski和Arcelus (2003) [17]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4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系统效率评价问题。官建成和刘顺忠 (2003) [18]认为针对区域创新体系测度的内容有:知识技术流通扩散、系统的演化规律、创新成果评估、创新环境分析。曾月征和袁乐平(2016)[19]根据管理熵理论,从创新主体、制度、结构、基础和投入5个方面建立评估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在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领域大多数学者还是采用生产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而且定性研究较多,在定量研究领域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Kaufmann和Todtling (2000) [20]指出阻碍区域创新活动的是各主体间的合作障碍、创新约束以及优势市场和交流中心不在区域范围内。顾新 (2001) [21]指出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故障体现在各主体的功能定位不够完善;各主体协调沟通渠道不畅通;创新环境不够适宜;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黄速建和刘建丽(2014)[22]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缺乏制度支撑、地方区域定位不够明确、“组织者”角色缺失、创新实体平台不足、资源转化效率较低、区域创新的文化理念不普及等问题。

  龚荒 (2003) [23]认为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应重点在减免税额、信贷融资、人才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实施鼓励政策。梁平等 (2009) [24]研究之后发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提出优质政策的前提是政府对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充分了解,从而根据体系的不同模式和不同阶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郭勇(2017)[25]针对区域创新体系提出了较完整的创新政策体系,包括生产、应用、连接生产和应用3个方面的政策供给。

  根据对生物农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能够准确的看出针对两者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在生物农业方面,可见其在世界各国都较被重视;已涉及育种、肥料、兽药及疫苗、饲料、农药等多方面;应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政策支持、创建平台等多方面推动生物农业的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方面,一致认为其构成包括生产企业、高效、科研机构、政府和中间服务等主体、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等;可分为分别以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行政区、跨行政区、可持续发展为主的不同模式的区域创新体系;对其评级指标体系较多但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在各主体定位、主体间沟通、环境条件、资源配置等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创新政策体系较为宏观,对具体区域的特色针对性政策比较匮乏且实际案例较少。针对生物农业区域创新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但从两者的相关文献能够准确的看出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发展生物农业是切实可行的战略,有待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思考与研究。

  [1] 沈伟桥.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1998, (4) :75-77.

  [2] 吴楠,陈健.生物农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对策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2009:18-35.

  [3] 季凯文,钟静婧.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5 (14) :1-4.

  [5] 王宇,沈文星.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发展状况比较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 42 (6) :6-9.

  [7] 吕爱清,周卫平.论微生物农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导报,2002, 4 (3) :50-52.

  [8] 陈岩,谢晶.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战略选择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J].学术交流,2011, (6) :103-106.

  [9] 王稼琼,绳丽惠,陈鹏飞.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 (2) :53-55.

  [10] 文兴吾,何翼扬.建设创新型四川的哲学思考[J].天府新论,2007, (6) :23-27.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