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同心接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青春之声铸时代之光

发布时间: 2023-12-17 14:22:21 |   作者: 试验规范

  值此建校115周年、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全体同路人秉承“同舟共济”的精神,以青春之名,共谱时代华章!

  2011年11月,同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正式建立局校合作伙伴关系。同年12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9月,同济大学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同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1月,由同济大学领衔,经2011年总体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建议又被列为中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个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位。10月,主办21世纪学术联盟第6届总会。

  20世纪初,受一战影响,青岛德华大学师生相继转移到上海同济医工学堂继续学业,同济特别在工科内增设了土木科,单独编班教学。德华大学系统精细的交通学科教学计划重视德式实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极具前瞻性。多方交融成艺,同济大学交通学科的百年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1917至1937年,同济土木科交通类课程逐渐丰富,综合交通的学科体系雏形初步形成。

  1937年抗日战争全方面爆发,位于吴淞镇的同济大学被迫开始了向内地6次西迁的十年“同济长征”。同济土木和交通学科“夹缝中求生存”,为中国西南地区及抗战一线的交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为抗日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西迁途中,美籍华裔国际著名结构专家林同炎等知名专家也曾在同济短暂任教,为同济土木与交通学子传道解惑。

  50年代,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11所院校相关专业并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成为中国顶级规模、学科最全的土建测量工程类新型高等学校。随国家建设需要,同济交通学科的教学研究领域继续扩展,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城市交通、路基路面及道路材料等领域的的教学和研究。

  70年代末,同济大学成立国内首个交通工程研究室,领衔开启了国内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领域。80年代,同济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培养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生的高校,并获批我国第一个道路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覆盖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全部二级学科。20年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紧密对接交通强国战略,一直以“走向一流、融合发展、多源汇流”为发展目标,立足同济精神,成为中国这一领域人才教育培训与科学研究的领头学科。

  1956年,城市建设系、城市建设专业、城市建设教研室成立,同济大学开启城市交通研究

  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融合两校道路与交通工程、运输管理工程、电信工程等系科,成立交通运输学院

  2003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下设“道路与机场工程系、交通工程系、运输管理工程系、交通信息工程系、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五个教学系

  2005年至今,学院整体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搬迁至嘉定校区,全体同路人以“思行合一”为行动指南,同舟共济书写新篇章!

  同济交通的校友们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建设、各等级公路建设、铁路电气化和运输提速等国家重大工程,形成了同济校友精英人才富集的“同济现象”。

  新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高速铁路、第一条磁浮运营线、第一条F类机场跑道、第一个智能交通系统背后,都有同济交通师生日夜奋战的身影;港珠澳大桥建设与智能化运维,北京大兴、成都天府等大型国际机场、京沪等高速铁路、青藏铁路、京张智慧高铁、长沙中低速磁悬浮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他们也从未缺席。

  全球首个5G+AI智能化海铁联运项目的负责,一系列城市交通白皮书和总体规划与智能交通标准体系框架、200多个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国际公路交通科技领军人才”、“2021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的获得,都是同路人的并肩奋斗的见证。

  百余年来,同济交通秉承“思行合一,交融成艺”的理念,为国家输送了交通领域人才超过4万人,同路人们在所有的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谈超鹏师从唐克双教授及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外导Xuegang (Jeff) Ban教授,研究方向为网联车辆数据驱动的交通管控与优化。以第一作者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双一区TOP)、IEEE Transactions on ITS(双一区TOP)等交通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EI论文多篇,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TS和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奖学金、“学术先锋”提名奖,并荣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嘉定9路公交车上,有一群学生讲解员,为乘客宣讲党史故事、嘉定红色文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新城建设成就等,这条线路就是星火专线,这群青年就是来自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将小小的公交车厢建设成为党史学习和四史宣讲的移动课堂,帮助青年学生在学党史中深切领悟红色精神,在讲党史中力行为人民群众服务,从而开拓党史学习教育和三全育人新模式。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组织的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始于2005年贵州省赤水七中的支教,之后连续17年暑假组织学生奔赴贵州赤水、云南云龙、福建松溪等地开展扶贫支教。支教内容涵盖党史校史、大学生活、学习方法、艺术体育、小手工等,贴近小朋友们生活,帮助更多孩子树立人生目标、掌握学习方法。通过青年的交流互助,发挥大手拉小手精神,一路同行,坚定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突如其来的疫情反扑让我们措手不及,先后经历了学院封控和学校封控,但全院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无反顾的走在抗疫前线,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积极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来。领导老师驻守学院,及时组织安排学院防疫任务;学生自觉遵守政策、勇于奉献。

  防护服遮面,掩不住同学们战疫的坚毅;汗水滴下,压不倒新时代青年扛起使命的肩。志愿者们用年轻的身体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城墙,用绚烂的青春书写了壮美的篇章。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推出“退伍大学生义务理发”活动,邀请退伍大学生为在校师生和职工理发。各位Tony老师手艺精湛,技艺高超,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本学期校园紧急封控以来,师生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足不出户,理发需求明显地增加。义务理发团队集结再出发,开展了疫情特别版活动,在各楼宇间流动服务。义务理发团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和精湛的理发手艺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